現在の位置

六鄉滿山入山神事

更新日:2024年03月18日

日期:約10年一次,春季舉行

在豐後國地圖的國東半島(1830年代)

在豐後國地圖的國東半島(1830年代)

宇佐市以東的國東半島是六鄉滿山的所在地,山間分佈著許多天台宗佛寺。傳說,一位名叫仁聞的山嶽苦修者,在西元718年首次將「神佛習合」(神道教與佛教融合)從宇佐帶到六鄉滿山。他在這裡度過了幾十年光陰,建造了28座佛寺,雕刻了69,000座佛像。人們相信,仁聞就是八幡大神的化身,相傳他在西元855年再度現身,並為希望與他進行同樣苦修的修行者規劃了兩條巡行群山的路線。這兩條路線被稱為「六鄉滿山入山」(六鄉滿山巡禮),名聲逐漸傳開。

準備儀式

入山巡禮之前,為祈求神明保佑旅途平安,首先要參加一系列的準備儀式。巡禮者身穿象徵身心純淨的白衣,相聚於向來被視為八幡大神降臨人世的聖地御許山。天台宗的僧侶和來自宇佐神宮的神職人員會帶領巡禮者集體祈禱、誦經、護摩

※護摩:本意為焚燒,原是印度密宗修行法門,通過焚燒供品供佛,並傳達供奉者之祝禱與祈願。

御許山

御許山

儀式完成後,巡禮者下山前往宇佐神宮的上宮。神道教神職人員與佛教巡禮者在朱紅色的神宮建築前相互行禮致意,這樣的經典場景令人不由得回想起宇佐神宮還是神佛習合神社的時代。巡禮者在此參拜神明,並在神宮域內再次舉行護摩儀式。

在上宮舉行的問候儀式

在上宮舉行的問候儀式

在宇佐神宮舉辦的護摩儀式

在宇佐神宮舉辦的護摩儀式

隨後,巡禮者離開宇佐神宮,前往國東半島。第二天清晨,還有一場特殊的「開白護摩」火祭要在被稱為「熊野磨崖佛」的兩尊巨大佛像前舉行,所謂的磨崖佛是指在懸崖上雕刻出來的佛像。待火祭結束後,六鄉滿山入山巡禮便正式開始。

在「熊野摩崖佛」像面前舉行的護摩儀式

在「熊野摩崖佛」像面前舉行的護摩儀式

入山

巡禮路線全長逾160公里,途經183處靈場,包括佛寺、磨崖佛像、有特定意義的岩石和洞窟等。巡禮者沿途要不斷潔淨身體,念誦經文,並接受各種體能挑戰:從高山頂上拋擲常绿木枝;攀上巨岩後跳下;穿過横跨深谷的狹窄石橋;參加消災祛病的加持祈禱儀式等等。

山伏從陡峭的山上下山

山伏從陡峭的山上下山

在「川中不動」岩前祈禱,上面刻有佛教神祇

在「川中不動」岩前祈禱,上面刻有佛教神祇

通過無名橋的山伏

通過無名橋的山伏

舉行去除疾病的儀式

舉行去除疾病的儀式

拜訪兩子寺

拜訪兩子寺

江戶時代(1603-1867)晚期,結伴參加六鄉滿山入山巡禮成為慣例,並持續至今。在鼎盛時期,根據參拜目的的不同,將巡禮路線沿途的65座佛寺劃分為修學寺院、修行寺院、弘法寺院三種類型。明治時代(1868-1912)後,由於政府頒發分離神道教和佛教的「神佛判然令」,造成入山人數銳減,巡禮活動因此中斷了數十年。直到1959年,這一傳統才開始復興。如今六鄉滿山入山神事大約每10年舉辦一次。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以慶祝入山巡禮誕生1300周年。

圖片提供

國立公文書館

宇佐國東半島周遊會

國東半島宇佐地域・六鄉滿山誘客推進協議會

大分縣立歷史博物館

宇佐市教育委員會

Japan Tourism Agency

ページに関する評価
このページは参考になりましたか?
このページは見つけやすかったですか?
このページの内容はわかりやすかったですか?